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西安10名大学生研发助老助听APP 帮听障老人拥有“新耳朵”

2023-08-14 20:01:09 来源:腾讯网

这个暑假,西安理工大学的10名同学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:把研发出来的助老助听APP带到农村,请村子里听力有困难的老人试用。

APP可以放大声音也可以将声音转文字

10名同学来自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,开学将是三年级学生,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,组成了一个暑期社会实践队,这款助老助听APP是他们研发的。


(资料图)

8月14日,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,见到实践队队长杜思毅、技术组组长郭佳楠。APP名叫“小喇叭”,目前适用于安卓系统其中一个版本,“需要与听障老人对话的人,比如老人的家人、医生、政务人员等,手机安装这个APP,老人戴上耳机,对方说话时,打开APP,声音可以放大,从而起到助听作用。”郭佳楠介绍。

记者戴上耳机体验了一下,能感到声音被放大,稍有一点延时,但不影响倾听。

记者看到,打开APP“小喇叭”,看到有“小喇叭”、“语音识别”等功能,“打开小喇叭,点击声音放大,音量调大一些,就可以开始说话了,这款软件可以收录声音,也可以将声音放大;打开语音识别,可以把对老人说的话转化为文字,文字可以保存,点击这里的选项就能完成,老人可以随时翻看文字,比如医嘱,用这个功能就很合适;另外,我们还设置了火情警报、110警报、地震警报、汽车鸣笛声音,老人可以反复听,形成敏感度,遇到危险时,可以及时听到警报。”郭佳楠说,“接下来,我们还会继续优化解决延时的问题,弱化周边的噪音,美化界面,由APP改为小程序,小程序使用起来更方便。”

爷爷上年纪听力不好 一直想用所学帮爷爷

8月14日,暑期社会实践队队长杜思毅讲述了这一助老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。

“我上高中时,爷爷70多岁,听力变得不太好了,经常听不见家人说的话,我带他去医院时,爷爷也很难听见医生的医嘱,家人要给他戴助听器,爷爷说太花钱,拒绝用。”杜思毅说,“那时我就特别想帮助爷爷,上了大学后,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大一就想通过所学知识帮助爷爷,也想帮助更多的听障老人,但所学专业知识有限,所以就等到了现在。”

今年5月,杜思毅向学校上报了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,主题主要围绕“社会对听力损伤老人的关注度”,得到了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。“除了研发APP的计划,我们还做了一个社会调查问卷。很快我们成立了10人队伍,在老师的指导下,开始研发这款APP,同时开展问卷调查,调查内容包括家中是否有听力损伤人士?是否为听力损伤人士购置助听器或其他辅助工具?您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听力损伤老人的关注如何?您认为与听力损伤老人在沟通交流中有哪些潜在问题……”杜思毅说,“APP花了一个月时间,7月底至8月初,我们进入农村,完成了试听。调查问卷已有200多人参与,目标是400多人参与,今年9月出一份调查报告。”

杜思毅带来了校团委与所去乡镇、村子就这次社会实践的联络函。“去了咸阳的两个县,一共6个村子,请55位老人试听了APP,试听之前我们已经由辅导员带队去过一次。试听时,有的是村委会把老人约在一起,有的是我们入户邀请老人试听。”

村支书:老人反馈声音放大了,高科技就应走入寻常百姓家

8月14日,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三原县城关镇麦刘村村支书袁胜利,他说:“8月1日,西安理工大学的老师学生来到我们村,请老人试听他们研发的APP,一共有七、八名老人参加,老人们试听后,都反馈声音挺清晰,放大了,当时,他们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,相互确认有没有听到。”

袁胜利说,这是科研服务农村的一个特别好的实践,“高科技不是飘在空中的东西,就应该走入寻常百姓家。希望这些大学生能作为榜样被更多人知道,让更多人关心农村需要帮助的老人。”

杜思毅说:“看到老人们脸上露出的笑容,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意义,我们会继续优化这款软件,早日帮到听力受损的老人。”

8月14日,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辅导员王任涛说:“当同学们提出这个想法时,我们都觉得非常棒,随即成立了社会实践队,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虹燕老师、辅导员潘少菲老师和我带队,物联网工程系系主任王怀军副教授担任技术指导老师。学校和学院同意实践项目立项,并给予资助支持。10名同学分工明确,大家从前期调查调研,到开发软件,再到前往咸阳两县实地调研,不仅测试了软件,也进一步了解了听力损伤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。在实践过程中,大家收到了很多很好的建议。下一步,同学们将会持续更新软件功能,争取早日上线,以帮助到更多听力损伤人士。”

华商报记者 任婷 实习生 李芷萱 赵胤博/文图

标签:

上一篇:港股新能源汽车股低开低走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