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行业,数据是一切的基础,此外还会看“科学性”和创始人的原创性。
【资料图】
文 |《中国企业家》记者 谭丽平
编辑 |米娜
头图来源 |受访者
对于医疗行业投资的变化,杨昆谈到前几年去看一个项目的经历——当时,他算是最早跟那家公司接触的投资人之一,双方开始接触时还比较正常,但2~3个月后,项目就突然火爆,之后想再约到创始人变得很困难—— 这家公司一下子成了投资人哄抢的“明星”。据他所知,有投资人甚至大清早从外地赶到创始人家门口,用真诚去打动他、拿到一点额度。
杨昆是高榕资本的合伙人,他常年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。曾主导投资了先健医疗、荣昌生物、康诺亚、联影医疗、百奥赛图、景杰生物、迈百瑞等多个项目。
在他看来,虽然医疗健康赛道在过去几年经历了“过山车”行情,但赛道背后的投资逻辑和创新的动力一直没有变——真正引领行业的技术,永远是创新点。这些创新点背后的动力,都源自于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,而背后更大的逻辑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医疗的消费升级。 只要紧紧围绕需求以及最新的技术,创新点和热点会一直存在。
“医疗不像互联网,有基础设施变化带来的相对明确的投资窗口;但很少看到所有病患都吃一种药,哪怕这种药以前有很广的目标人群。伴随着基因型、表型越分越细,以后的治疗方向一定是个体化治疗。”杨昆认为,过去几年医疗健康赛道的投资虽然热,但也比较扎堆,很多领域还未被关注到。
以下为杨昆接受《中国企业家》专访的口述整理(有删节):
近几年的医疗健康赛道变化很大,可以说是典型的“过山车”。资本市场的狂欢,延伸到了一级市场;行业也类似,整个医疗赛道在2021年一下子火了起来,大家似乎都非常乐观,但现在行业已然变得冷静,甚至“寒冬”。
但我觉得,现在对于投资和产业而言反而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。冷静期让我们回归行业逻辑本身,对于长期的发展更加正面、健康。
如果给行业的周期分界,大概会有以下几个阶段:2010年前后,第一波仿制药兴起;2016年,仿创开始结合,me-too和Fast Follow频繁提起;随着2018年港股18A新政的落地和2019年科创板的创立,来自资本市场的利好又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发展;到2022年底直至今年,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冷静调整期。
很多人从外围角度看,会觉得医疗行业寒冬了,但身处行业里的人,对此已比较习惯,因为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波周期。
2021年,高榕资本在医疗赛道的投资项目近20个,2022年新项目和老项目总共有十几个,今年上半年也投了不少新项目,整体投资节奏没有太大的变化。客观上讲,今年较去年,尤其是较去年下半年有所回暖。
高榕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投资逻辑主要是两个字“求新”。这里的“新”,是指真正依靠新技术引领革新。我们相信真正的创新点能够改变行业,能够在全球站住脚。
如果拉出这个产业内中美前十大市值公司做对比,今天仍会明显看到一个很大的差距——中国在许多细分领域,甚至大的行业领域,距离美国的医药巨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来源:视觉中国
医疗的“新”来自不同的细分领域,比如基因编辑可以用在医药领域,还可以用在农业领域、动物领域,整体来说创新的点非常多。因为医疗本身是众多领域和学科的集合和交叉,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创新点,我们所需要做的,就是把这些点找出来。
而这些创新点背后的动力,便源自于需求。
虽然现在大家人均寿命很长,但绝大多数的医疗需求没有被满足。很多疾病,比如认知类疾病、代谢类疾病、精神类疾病,都有很多没被解决的问题,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未满足的医疗需求”(Unmet medical need)。
在此背后,还有一个更大的逻辑,就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。不只中国,全球人口都面临老龄化,可能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80岁,那以后平均寿命到了100岁,疾病谱就完全不一样——可能精神认知类、代谢类、退行性疾病占据主体。再例如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提抗寄生虫药物,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环境不需要了。疾病谱是随着人群和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。
另外,技术正在不断迭代。就像基因编辑,20年前都没听说过,包括现在AI、新材料等技术正在医疗领域不断被应用。所以,医疗需求和老龄化趋势,加之技术驱动带来的供给,就引发了很多创新点的出现。
过去每隔几年,会有一批比较火的赛道。但行业内判断投资的出发点不是风口,而是这家企业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。
过去,心血管、骨科、肿瘤等都是我们常规关注的领域,我们现在也在关注呼吸系统、脑机接口、减脂降压,出发的逻辑永远是疾病谱,并且很多行业都是科学上研究了很多年的。
最近这两年大家都被“砸晕了”,但今天你问投资人哪些细分领域会成为热点,很多人也很难说出来。如果市场80%的投资人说看好某个方向,反而要特别小心。医疗不像互联网,有基础设施变化带来的相对明确的投资窗口,但 很少看到所有病患都吃一种药,哪怕这种药以前有很广的目标人群,伴随着基因型、表型越分越细,以后的治疗方向一定是个体化治疗 。即便是兄弟姐妹,都有很大的差异。我们有基因图谱、蛋白图谱、代谢图谱,未来还有免疫图谱,都是实时在变化的。所以市场上出来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产品,那一定要谨慎。
过去几年医疗投资虽然火热,但同质化比较严重,很多领域未被关注到。比如精神领域、肾病领域等。国外有很多创新药,目前国内仿制药做得好的也不多。所以我们从来不认为应该聚焦在哪个领域,创新的发生一定是多样化的。
具体到投资动作,与过去几年重概念相比,去年到今年,我觉得大家逐渐回归到了行业本质。哪怕同样是做ADC(抗体偶联药物)或mRNA(信使核糖核酸)的两家公司,也一定会考察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。
因此, 我们在日常投资中,首先会更看重数据。医疗行业的基础就是看数据,看流行病学,动物实验数据、临床数据等,数据可以说是一切的基础。
数据之后,或者阶段还在早期无法看到数据怎么办,我们会看“科学性”和创始人的原创性。现在再想从美国搬东西回来做me-too基本上机会很小了,除非你特别快、第一个做出来。我们越来越强调技术的原创性,团队发了什么文章?在文章里面说明了什么问题?有时候文章不能完整地说明问题,但在文章背后可以了解靶点如何发现,发展了多少种不同的模型,研究方式是什么。企业需要将科学性阐述得很清楚。
另一方面,我们还会关注企业的运营。运营能力的差异可能带来巨大的分化。这家企业的商务开发如何?运营如何?临床做的怎么样?也就是企业的运营甚至未来的商业化我们都会考核,我们往往希望一个团队能把这些能力补足。
高榕资本的医疗投资布局很多都比较早期,“投早”最重要的就是看风险承担的阈值在哪里。高榕资本作为VC基金天生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。
我们去年投了一家创新药企业,或许现在很多投资机构听到创新药三个字掉头就走,但我们在综合考量之后还是投了,看中的是创始团队非常丰富的研发经验;我们最近也投了一家农业领域的基因编辑企业——齐禾生科,基因编辑应用在全球的农业领域都是一个新事物,但我们看到创始团队在这个行业长期耕耘,而且农业的意义巨大,最终决定投资。这种探索性精神,我觉得是VC的核心。
来源:视觉中国
投资行业流行“投资就是投人”的看法,但在医疗投资领域,我们关注创始人,但更关注创始团队。
医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。要求创始人既是科学家,又能变身为好的企业家,还能做好资源整合、销售、报批,并从头做到尾,这类人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具体到看好怎样的创始人,首先,在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,侧重点是不一样的。 如果投一个早期项目,我们更看重这个人的科学性;再往前走一点,是看他的行业资源,包括监管、临床、大企业合作渠道等;如果再成熟一点,我们还要关注他的销售布局能力。
第二,与其他行业类似,创始人的格局和愿景,以及他的分享精神,我们认为是非常关键的。
市场好的时候,每个人的愿景都很一致,将来要打造一家伟大的企业;但市场不好的时候,就很容易分化,是否真的热爱,在压力下才能真正看出来。我们想找到真正有热爱和passion的科学家和创业者。
创始人的分享精神对于组织发展也非常关键,股权怎么设置,管理上如何平衡,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,这些都很细节,但也是我们考察的重点。
当然,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也会参与产业整合和团队组建。比如这个人的长板是做科研,那能否帮他找到另一个合伙人。针对创始团队的短板,你有没有能力去帮他补足,我觉得这也是考核未来投资机构的一个核心能力。
就医疗行业而言,投资机会和创业机会永远会有,因为医疗需求一直存在。但今天的环境对创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对于创业者,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一定要想清楚再出来创业。现在的市场环境,创业需要真的有热情,或者是做水到渠成的事情,同时对资金、管理、团队各方面都有更综合性的要求。
第二个建议,就是尽量多融资,不能一味仅仅关注估值。哪怕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,医疗行业只要没有死就有机会,等到新的周期和需求爆发时,资金就很关键。
近几年医疗领域大公司高管和科学家群体创业比较多,但我们也和创业者坦诚交流如何更加审慎地去评估创业机会。例如很多人谈科学家、医生的科技成果转化,让许多人有创业的冲动,甚至去年开始,出现“实验室都不够了”“科学家都不够分了”的情况。但我们希望创业者能够客观评估当下的市场环境,以及自身的科学性、研发阶段、行业需求和团队的综合能力,方能走得更加长远。
标签:
06-26 16:09:59
06-26 09:19:30
06-26 06:12:36
06-26 05:37:04
06-26 02:50:44
06-26 02:04:59